人體器官衰竭的表現包括呼吸衰竭、心力衰竭、腎衰竭、肝衰竭、多器官功能障礙綜合徵等。
1. 呼吸衰竭:會出現呼吸困難,起初多為勞力性呼吸困難,之後靜息狀態下也會感覺氣促,伴有發紺,即皮膚和黏膜呈現青紫色改變,還可能有精神神經症狀,如煩躁不安、神志恍惚甚至昏迷,同時可伴有心率加快、血壓異常等循環系統表現。
2. 心力衰竭:主要有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難,從端坐呼吸到夜間陣發性呼吸困難,嚴重時可出現急性肺水腫,咳粉紅色泡沫樣痰。還會有乏力、疲倦、運動耐量明顯降低,以及下肢水腫、頸靜脈怒張、肝大、腹水等體循環淤血表現。
3. 腎衰竭:少尿或無尿是常見表現,每日尿量明顯減少。代謝廢物瀦留導致惡心、嘔吐、食慾不振等消化系統症狀,還會有貧血相關的面色蒼白、頭暈,以及電解質紊亂引發的心律失常等表現。
4. 肝衰竭:黃疸迅速加深,皮膚和鞏膜明顯黃染。有嚴重的消化道症狀,如極度乏力、食慾缺乏、腹脹等。凝血功能障礙可出現皮膚瘀點、瘀斑、鼻出血等出血傾向,還可能出現肝性腦病,表現為意識障礙、行為失常等。
5. 多器官功能障礙綜合徵:在嚴重創傷、感染等急性疾病過程中,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器官或系統同時或序貫發生功能障礙,病情複雜且嚴重,涉及多個系統的症狀交織,預後往往較差。
日常生活中要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,均衡飲食、適度運動、戒煙限酒,積極控制基礎疾病,定期體檢。一旦身體出現不適症狀,應及時就醫檢查,遵循醫生的診斷和治療建議,以便早發現問題並進行有效干預,降低器官衰竭發生的風險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