肝外傷的表現有腹痛、休克、惡心嘔吐、發熱、黃疸等。
1. 腹痛:肝外傷後,由於肝臟實質受損及血液、膽汁等刺激腹膜,會出現劇烈腹痛,疼痛部位多位於右上腹,可向右肩部放射,疼痛程度和範圍會隨病情發展而變化。
2. 休克:嚴重肝外傷導致大量出血,短時間內可引起失血性休克,表現為面色蒼白、四肢厥冷、脈搏細速、血壓下降等,若不及時處理,會危及生命。
3. 惡心嘔吐:因肝外傷引發的腹膜刺激以及出血對胃腸道的影響,常出現惡心、嘔吐症狀,嘔吐物多為胃內容物。
4. 發熱:肝外傷後,局部組織損傷、出血吸收等可引起吸收熱,一般體溫在 38℃左右,若合併感染,體溫會更高且持續時間較長。
5. 黃疸:當肝外傷累及膽管,導致膽汁排泄受阻時,可出現黃疸,表現為皮膚、鞏膜黃染,尿液顏色加深等。
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安全,避免腹部受到劇烈撞擊。從事高風險工作或運動時,做好防護措施。一旦發生肝外傷,應立即就醫,嚴格遵循醫生的治療方案,包括臥床休息、按時服藥、定期復查等,以促進身體恢復,防止併發症的發生 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