早期結腸癌患者的臨床症狀包括排便習慣改變、糞便性狀改變、腹痛、腹部腫塊、腸梗阻等。
1.排便習慣改變:患者可能會出現大便次數增多或減少,腹瀉與便秘交替出現等情況。這是早期結腸癌較為常見的症狀之一,主要是由於腫瘤對腸道的刺激和影響所致。
2.糞便性狀改變:表現為大便變細、變形,或出現黏液便、膿血便等。因為腫瘤佔據腸腔空間,導致糞便通過時受到擠壓,同時腫瘤表面可能會出現潰瘍、出血,使糞便中帶有黏液或膿血。
3.腹痛:多為隱痛或脹痛,部位常不固定。腹痛的原因可能是腫瘤侵犯腸壁神經,或者腸道蠕動功能紊亂。隨著病情的進展,腹痛可能會逐漸加重。
4.腹部腫塊:在結腸癌的中晚期較為常見,但在早期有時也可觸及。腫塊多為質硬、不規則,活動度較差。如果能觸及腹部腫塊,通常提示病情已經較為嚴重。
5.腸梗阻:早期結腸癌引起腸梗阻的情況相對較少,但隨著腫瘤的生長,可能會導致腸腔狹窄,進而引起腸梗阻。患者會出現腹痛、腹脹、嘔吐、停止排氣排便等症狀。
對於結腸癌,早期發現、早期診斷和早期治療至關重要。如果出現上述症狀,應及時就醫,進行相關檢查,以便明確診斷。同時,在日常生活中,應保持健康的飲食習慣,多吃蔬菜、水果,減少高脂肪、高蛋白食物的攝入,適當運動,提高身體免疫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