踝關節扭傷後出現積水,可通過以下5種方法進行治療等:
1.休息制動:踝關節扭傷後,繼續活動會加重損傷和積水。應立即停止活動,休息並限制踝關節的運動,以減輕腫脹和疼痛,促進積水的吸收。可以使用拐杖或支具來輔助行走,避免受傷的踝關節負重。
2.冷敷熱敷:在扭傷後的72小時內,冷敷可以收縮血管,減少出血和滲出,減輕腫脹和疼痛。72小時後,熱敷可以促進血液循環,加速積水的吸收和消散。冷敷時可以使用冰袋或冷毛巾,每次15 - 20分鐘,每天數次。熱敷時可以使用熱毛巾或熱水袋,溫度適中,避免燙傷,每次20 - 30分鐘,每天數次。
3.加壓包扎:使用彈性繃帶對踝關節進行加壓包扎,可以減少滲出和腫脹,促進積水的吸收。包扎時要注意力度適中,不要過緊,以免影響血液循環。從腳趾開始纏繞繃帶,逐漸向上纏繞至踝關節上方,每圈重疊1/2 - 2/3,注意觀察腳趾的顏色和溫度,如有異常應及時松解繃帶。
4.抬高患肢:將受傷的踝關節抬高,高於心臟水平,可以促進血液回流,減輕腫脹和積水。可以在休息時在腳下墊一個枕頭或墊子,使踝關節高於膝關節和髖關節。
5.藥物治療:遵醫囑用藥,如雙氯芬酸鈉緩釋片、活血止痛膠囊、邁之靈片等,可以緩解疼痛和腫脹,促進積水的吸收。如果積水較多,經保守治療無效,可能需要進行穿刺抽液或手術治療。
在踝關節扭傷後的恢復期間,應注意休息,避免劇烈運動和長時間站立或行走。同時,要注意保持踝關節的溫暖,避免受涼。如果症狀持續不緩解或加重,應及時就醫,以便進行進一步的治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