牙齒旁邊長了個膿包可能是牙根尖周膿腫、牙周膿腫、智齒冠周炎、牙齦膿腫、牙髓壞死等因素,需要針對病因治療,可採取的方法有藥物治療、根管治療、切開引流等。
1.牙根尖周膿腫:多由牙髓病發展而來,細菌感染是主要原因。表現為牙齒咬合痛、浮出感,相應部位的牙齦出現膿包。遵醫囑用藥,如甲硝唑片、阿莫西林膠囊、頭孢呋辛酯片。治療常需進行根管治療。
2.牙周膿腫:是牙周炎發展到晚期的常見伴發症狀,深牙周袋內的感染進入深部牙周組織,引起化膿性炎症。除膿包外,還會有牙齦紅腫、牙齒鬆動等表現。可遵醫囑使用替硝唑片、羅紅霉素膠囊、人工牛黃甲硝唑膠囊。治療需進行牙周基礎治療,必要時切開引流。
3.智齒冠周炎:智齒萌出不全或阻生時,牙冠周圍軟組織發生的炎症。局部紅腫、疼痛,可形成膿包。可在醫生指導下使用頭孢克洛分散片、布洛芬緩釋膠囊、復方氯己定含漱液。治療以局部沖洗、上藥為主,炎症消退後可考慮拔除智齒。
4.牙齦膿腫:多由異物刺入牙齦引起,也可能是慢性牙周炎引起。膿包局限於齦乳頭及齦緣,呈局限性腫脹。建議遵醫囑服用阿奇霉素分散片、黃連上清片、蒲地藍消炎片。局部治療包括去除異物、沖洗、上藥等。
5.牙髓壞死:牙髓組織因感染或其他原因發生壞死,細菌通過根尖孔向根尖周組織擴散,形成根尖周膿腫,進而在牙齦處形成膿包。可遵醫囑使用奧硝唑分散片、頭孢地尼分散片、丁硼乳膏。治療需進行根管治療。
牙齒旁邊長膿包後,應及時就醫,明確病因,並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治療。同時,要注意口腔衛生,早晚刷牙,飯後漱口,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