牙齒洞里長肉可能是牙髓息肉、牙齦息肉、牙周膜息肉、食物殘渣刺激、局部炎症等因素,需要針對病因治療,可採取的方法有手術治療、藥物治療、口腔清潔等。
1.牙髓息肉:牙髓組織由於長期的慢性炎症刺激,增生形成息肉樣組織。可表現為紅色、質軟的肉芽組織,容易出血。治療方法通常是根管治療,去除病變的牙髓組織,遵醫囑用藥,如甲硝唑片、阿莫西林膠囊、布洛芬膠囊等,以消除炎症和緩解疼痛。
2.牙齦息肉:多是由於鄰面齲洞牙齦乳頭向齲洞增生所形成。息肉蒂部多在牙齦乳頭處,顏色較紅,探診易出血。治療以手術切除息肉為主,同時對齲洞進行修復。
3.牙周膜息肉:多根牙的齲損穿通髓腔後,破壞髓室底,根分叉處的牙周膜因外界刺激而反應性增生,形成息肉狀肉芽組織。通過X線檢查可輔助診斷,治療方法為手術切除息肉並進行根管治療。
4.食物殘渣刺激:牙齒齲洞內長期有食物殘渣殘留,刺激牙齦組織增生進入齲洞。需要及時清理齲洞內的食物殘渣,並進行齲洞的修復治療。
5.局部炎症:牙齒齲洞內的細菌感染引起局部炎症,刺激牙齦組織增生。可遵醫囑使用抗生素類藥物,如頭孢呋辛酯片、羅紅霉素膠囊、替硝唑片等,以控制炎症,同時進行相應的口腔治療。
在日常生活中,要注意保持口腔衛生,早晚刷牙,飯後漱口,使用牙線等清潔工具。定期進行口腔檢查,及時發現和治療口腔問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