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孩牙齦上長白色膿包可能是牙齦炎、根尖周炎、牙周膿腫、牙齦損傷、乳牙萌出等因素,需要針對病因治療,可採取的方法有藥物治療、根管治療、局部處理等。
1.牙齦炎:牙齦組織發生的炎症,多由口腔衛生不良引起。表現為牙齦紅腫、出血,嚴重時可形成膿包。遵醫囑用藥,如阿莫西林顆粒、甲硝唑片、頭孢克洛膠囊等。保持口腔清潔,定期洗牙。
2.根尖周炎:多由牙髓病發展而來,細菌感染是主要病因。根尖部的膿液可通過牙齦排出,形成膿包。需要進行根管治療,清除感染組織。
3.牙周膿腫:牙周炎發展到晚期,出現深牙周袋後形成的膿腫。除了遵醫囑使用抗生素如頭孢呋辛酯片、替硝唑片、羅紅霉素膠囊外,還需進行牙周治療,如潔治、刮治等。
4.牙齦損傷:外力損傷牙齦後,可能會引起感染,形成膿包。應注意避免再次損傷牙齦,保持口腔衛生。若膿包較大,可由醫生進行切開引流。
5.乳牙萌出:乳牙萌出時,牙齦可能會出現輕度炎症,有時會形成白色膿包。一般不需要特殊處理,保持口腔清潔,待乳牙萌出後可自行緩解。
在日常生活中,家長要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口腔衛生習慣,早晚刷牙,飯後漱口。定期帶孩子進行口腔檢查,發現問題及時治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