傷口縫針後傷口仍流血可能是縫合不當、傷口感染、凝血功能障礙、活動過度、血壓過高等因素,需要針對病因治療,可採取的方法有重新縫合、抗感染治療、改善凝血功能、減少活動、控制血壓等。
1.縫合不當:傷口縫針後仍流血可能是縫合時未對齊傷口邊緣、縫線過松或過緊等原因導致。這種情況下,可能需要重新進行縫合,以確保傷口閉合良好。
2.傷口感染:如果傷口受到細菌感染,會影響傷口愈合,導致持續出血。需要對傷口進行清潔消毒,並遵醫囑使用抗生素,如阿莫西林膠囊、頭孢呋辛酯片、羅紅霉素膠囊等進行抗感染治療。
3.凝血功能障礙:某些人可能存在凝血功能異常,如血小板減少、凝血因子缺乏等,這會導致傷口不易止血。需要進行相關檢查,如血常規、凝血功能檢查等,以明確病因,並根據具體情況進行治療,如補充血小板、輸注凝血因子等。
4.活動過度:縫針後過早或過度活動,可能會牽拉傷口,導致傷口再次出血。患者應盡量減少活動,避免傷口受到牽拉。
5.血壓過高:高血壓患者如果血壓控制不佳,可能會導致傷口處血管壓力增大,引起出血。需要監測血壓,並遵醫囑使用降壓藥物,如硝苯地平緩釋片、卡托普利片、纈沙坦膠囊等,將血壓控制在正常範圍內。
傷口縫針後,患者應注意保持傷口清潔乾燥,避免沾水和污染。同時,要按照醫生的建議按時換藥,觀察傷口愈合情況。如果傷口出血情況持續不緩解或出現紅腫、疼痛等異常,應及時就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