快速問醫生logo 快速問醫生

老人脫肛是怎麼回事

發佈時間:2025-03-24 10:11:43
曹鍵副主任醫師 北京大學人民醫院

老人脫肛是指直腸黏膜、肛管、直腸全層和部分乙狀結腸向下移位,脫出肛門外的一種疾病,常見原因有腹壓增加、內痔或直腸息肉脫出、營養不良、神經系統疾病、外傷等。

1. 腹壓增加:

老人可能因長期便秘、慢性咳嗽、排尿困難等導致腹壓長期增高,使得直腸黏膜或直腸向下移位,從而引起脫肛。

多次分娩的老年女性,盆底肌肉鬆弛,也容易出現腹壓增加,進而引發脫肛。

2. 內痔或直腸息肉脫出:

內痔或直腸息肉反復脫出,可牽拉直腸黏膜,引起黏膜與肌層分離,導致直腸黏膜脫垂。

當內痔或直腸息肉體積較大時,脫出後若未能及時回納,可造成局部充血、水腫,進一步加重脫肛症狀。

3. 營養不良:

老人身體機能下降,若飲食不均衡,導致營養不良,尤其是蛋白質攝入不足,可使直腸周圍組織鬆弛,失去對直腸的固定作用,容易發生脫肛。

維生素缺乏也可能影響腸道的正常功能,增加脫肛的風險。

4. 神經系統疾病:

神經系統疾病如脊髓損傷、馬尾神經損傷等,可影響肛門括約肌的功能,導致肛門失禁,進而引起脫肛。

一些神經系統退行性疾病,如帕金森病、多發性硬化等,也可能影響腸道的神經支配,增加脫肛的發生幾率。

5. 外傷:

肛門直腸部位的外傷,如骨盆骨折、會陰部外傷等,可能損傷直腸周圍的組織和肌肉,導致直腸脫垂。

手術過程中如直腸周圍組織損傷過多,也可能引起脫肛。

老人脫肛後,應及時就醫,醫生會根據病情的嚴重程度採取相應的治療措施。在日常生活中,老人應注意保持大便通暢,避免過度用力排便;積極治療慢性咳嗽、排尿困難等疾病,以減少腹壓增加的因素;加強營養,適當增加蛋白質和維生素的攝入;注意肛門周圍的清潔衛生,避免感染。

相關文章
老人脫肛是怎麼回事
快速問醫生 快速問醫生
關註微信公眾號,立即問醫生微信掃描關註快速問醫生公眾號
近期最多人在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