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口腔頜面部感染的病因》
口腔頜面部感染的病因較為複雜,主要包括以下口腔衛生不良、損傷、血源性感染、腺源性感染以及牙源性感染等。
1. 口腔衛生不良:
口腔內的食物殘渣、細菌等在口腔衛生不良的情況下容易滋生,進而引發感染。長期不刷牙、刷牙不徹底等不良習慣,會導致口腔內細菌大量繁殖,增加口腔頜面部感染的風險。
2. 損傷:
各種物理性、化學性或醫源性損傷都可能導致口腔頜面部感染。如外傷導致的傷口污染、口腔內手術操作不當引起的創口感染等。燙傷、燒傷等也可能波及口腔頜面部組織,引發感染。
3. 血源性感染:
身體其他部位的感染灶中的細菌通過血液循環到達口腔頜面部,從而引發感染。如扁桃體炎、中耳炎等感染灶中的細菌可經血液循環引起頜面部蜂窩織炎等。
4. 腺源性感染:
面頸部淋巴結可繼發於口腔、上呼吸道等部位的感染而發炎,兒童較為常見。如扁桃體炎、咽炎等可引起下頜下淋巴結炎,進而擴散導致頜面部感染。
5. 牙源性感染:
牙源性感染是口腔頜面部感染中最常見的原因。齲病、牙髓炎、根尖周炎等牙體牙髓疾病,若未得到及時治療,細菌可通過根尖孔或牙周組織擴散至頜骨及周圍軟組織,引起頜骨骨髓炎、智齒冠周炎等感染性疾病。
注意事項:保持良好的口腔衛生,定期刷牙、使用牙線等,避免口腔內細菌滋生。注意避免口腔頜面部的損傷,如有損傷應及時處理,防止感染。若出現口腔頜面部不適或感染症狀,應及時就醫,遵循醫生的建議進行治療,避免自行用藥或延誤病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