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甲狀腺手術術後出血原因及處理》
甲狀腺手術術後出血是較為常見的併發症,其原因主要包括以下血管結扎線脫落或凝血功能障礙等。
1. 血管結扎線脫落:手術過程中,甲狀腺的血管未能妥善結扎或結扎線松脫,導致術後血管重新開放出血。多見於甲狀腺上極或下極血管的處理不當。
2. 凝血功能障礙:患者本身存在凝血功能異常,如血小板減少、凝血因子缺乏等,術後容易出現出血傾向。可能與患者的基礎疾病、服用抗凝藥物等因素有關。
3. 切口滲血:手術切口止血不徹底,術後切口處的小血管持續滲血,逐漸積聚形成局部血腫。尤其在術後早期,患者活動或咳嗽等情況下,滲血可能加重。
4. 甲狀腺殘留組織出血:甲狀腺部分切除後,殘留的甲狀腺組織可能因血管破裂等原因出血。多見於甲狀腺癌根治術等較為複雜的手術。
5. 術後劇烈咳嗽或嘔吐:術後患者因咳嗽或嘔吐等原因,腹腔內壓力突然升高,導致甲狀腺手術部位的血管受到擠壓而破裂出血。
對於甲狀腺手術術後出血的處理,應根據具體情況採取相應措施。如果發現術後頸部迅速腫大、切口滲血增多、患者出現呼吸困難等症狀,應立即通知醫生。醫生會根據出血的原因和程度,採取相應的處理方法,如重新打開切口進行止血、輸血、糾正凝血功能等。在術後護理中,患者應保持安靜,避免劇烈咳嗽和嘔吐,遵醫囑正確使用止血藥物等,以減少術後出血的發生。同時,患者應定期復查甲狀腺功能和頸部超聲,及時發現並處理可能出現的併發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