醫源性椎間盤炎是指在醫療操作過程中引發的椎間盤感染性炎症。
在臨床實踐中,多種醫療操作都可能導致醫源性椎間盤炎的發生。比如脊柱手術,手術過程中若無菌操作不嚴格,細菌可能會侵入椎間盤組織,引發炎症。椎間盤造影、經皮椎間盤切吸術等介入性操作,若器械消毒不徹底或操作不當,也會增加醫源性椎間盤炎的發病風險。
醫源性椎間盤炎的症狀通常在醫療操作後一段時間逐漸顯現。患者可能會出現腰部或頸部疼痛,疼痛程度不一,部分患者疼痛較為劇烈,嚴重影響日常生活和工作。還可能伴有發熱、乏力等全身症狀,局部可能出現壓痛、活動受限等表現。
診斷醫源性椎間盤炎需要綜合多方面因素。醫生一般會詳細詢問患者的病史,瞭解近期的醫療操作情況,結合臨床表現、實驗室檢查如血常規、血沈、C反應蛋白等以及影像學檢查如X線、CT、磁共振成像等來明確診斷。
治療醫源性椎間盤炎主要包括抗感染治療和對症支持治療。根據病原菌的類型選擇敏感的抗生素進行抗感染治療,同時給予止痛、營養支持等對症治療措施,以緩解患者的症狀,促進康復。
在進行可能涉及椎間盤的醫療操作時,應嚴格遵循無菌操作原則,確保器械的徹底消毒,操作過程規範、精細,以降低醫源性椎間盤炎的發生風險。